廢棄塑料回收難,再生利用有哪些堵點?
城市生活垃圾中,百分之70-80都是和塑料相關,我們喝的礦泉水以及其他飲料瓶,我們用的快遞包裝,奶制品包裝,奶粉包裝,茶葉包裝以及其他禮盒裝,基本上都有塑料參與。農村生活垃圾70-80%都可以自然消化。
再生利用主要分為分類,壓縮,轉運,再利用幾個步驟,而源頭就是分好類這個難題,很多城市都跟風上了垃圾分類設備,可是參與的寥寥無幾,不僅僅導致社會資源浪費,還導致市民參與度下降。
當行政部門和執(zhí)法部門都積極參與其中,公務體制內都積極參與,響應號召做好垃圾分類,那么就能夠帶動身邊的人一起參與。我們遇到的難題不僅僅是這些,當幼兒園小學都在講解垃圾分類的時候,他們沒用參與感,也沒足夠了解什么垃圾屬于什么垃圾,垃圾幾萬種,但是常見的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,有害,其他垃圾還是要長期積累。
比如:雞骨頭和牛骨頭就不屬于同一類垃圾,很多大人專家可能都不清楚,何況從小做起這個說法呢。當然,最重要的還是要參與,宣傳,以個體為單位,家里出門就已經(jīng)分好類,小區(qū)投放點按照桶標志收集,轉運還需要按照分類去收集。
目前最難的其實就是個體收集和轉運,沒用加大投入,大部分還是轉運車直接“一鍋端”,那么前端垃圾分類就失去了意義。
收廢品的站點通常都比較遠,單價低,應該設置就近原則,統(tǒng)一上門收取模式值得推廣,單價相同提高,大家互惠互利。
處理垃圾的企業(yè),還需要更先進的分揀設備,讓不同塑料歸類,找到它們該去的地方,從而實現(xiàn)再利用。
譜藍環(huán)境處理過垃圾焚燒站點垃圾水分多,煤炭消耗量過大的解決方案,雖然能夠解決部分能耗,最終想要實現(xiàn)更少能耗,還需要社會各界協(xié)同努力。
分類+壓縮,是實現(xiàn)碳中和道路上必不可少的環(huán)節(jié),改善人居環(huán)境,從垃圾分類開始
真正能夠解決塑料回收問題的根源在于家庭為單位的提前分類,國民素質提高了,嚴格執(zhí)行垃圾分類同時還需要垃圾分類指導,這樣就能養(yǎng)成好習慣。
設備是終極目標,而老百姓的思維才是根源,解決”最后一公里”分類難題,無論那個年齡都要參與進來,才能早日實現(xiàn)碳中和。